您现在的位置是:成长心理 >>正文
简述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(把握好尺度)
成长心理8133人已围观
简介与人相处需把握好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空间距离、心理距离,要考虑到彼此间的关系、客观环境的因素,过近不好,过远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。 人与人之间的4种距离 01 亲密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平时说的“亲密无间”,是人 ...
与人相处需把握好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简述交往距离空间距离、心理距离,人际要考虑到彼此间的种度关系、客观环境的把握因素,过近不好,好尺过远的简述交往距离做法同样也不可取。
人与人之间的人际4种距离
01
亲密距离
这个距离就是平时说的“亲密无间”,是种度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隔,其最近距离在15厘米范围之内,把握彼此间能够肌肤相处,好尺耳鬓厮磨,简述交往距离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人际体温、气味、种度鼻息。把握
稍远的好尺范围是15~44厘米之间,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臂执手,勾肩搭背。只有情感密切的人才能达到如此距离。两个人之间能达到这种距离的,异性是爱人、恋人,同性是最好的朋友。 在人际交往中,如果距离不够接近或过于接近,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,遭到排斥。
02
朋友距离
朋友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46~76厘米之间,身体上没有其他亲密接触,刚好能相互握手、友好交谈。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,陌生人交往时如果进入这个距离,就会对对方构成侵犯。
朋友距离的远距离范围是76~122厘米,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。不过,通常情况下,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,保持距离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近距离(76厘米)一端,而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,则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远距离(1.2米)一端。
实际生活中,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,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。
03
社交距离
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,社交距离的近范围把握在1.2~2.1米之间,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。
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 2.1 ~ 3.7 米之间,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。
04
公众距离
公众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3.7~7.6米之间,这种距离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,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,他必须走下讲台,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,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。
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.6米之外,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,人们在这一空间内,完全可以对其他人“视而不见”,不予交往,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
Tags:
上一篇:女性亲密后反应:真爱还是游戏?
下一篇:准大学生”当心“理想间歇”,
相关文章
杭州心理咨询告诉你如何和孩子沟通,动态与活动
成长心理在亲子教育中,父母们越来越注重跟孩子的交流,更多地听取孩子的意见,但这些好像还不够,孩子仍是我性我素,对父母发出的沟通信号爱理不理,敷衍应答。这时很多父母都想知道的就是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呢,下面就由杭 ...
【成长心理】
阅读更多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
成长心理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训练病人的内观能力,重新体验自己的身体及内心主观体验,从而带来对生命的深刻感受和内在安稳的状态。具体来说,森田疗法基于以下几个原理:1. 专注和呼吸练习: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通 ...
【成长心理】
阅读更多输不起的人是什么心态?输不起的心态怎么办?
成长心理有一期“最强大脑”国际挑战赛,中国队与意大利队对战,最终中国队以3:1大胜意大利队。这原本是很令人兴奋的消息,然而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似乎并不买账,反而觉得“虽胜犹败”。这是因为,中国的天才少年李云龙竟 ...
【成长心理】
阅读更多